188体育全站手机版北京市消費者協會近期就“二手車交易消費問題”進行調查發現,其中不乏涉嫌隱瞞真實車況或違規操作情況。實際上,二手車交易亂象屢見不鮮,導致很多交易欺詐案件涌入法院。那么,二手車交易中都有哪些“雷區”,消費者應如何避開呢? 雷區1 購車款匯入業務員賬戶交易平臺身份難認定 郭某在某公司經營的二手車平臺官網選中兩輛二手車,到店咨詢時,銷售人員高某負責接待。郭某通過微信向他表達了購買意愿,高某稱無需簽訂合同,車款可通過他轉給公司,并向郭某提供了自己的銀行賬戶。之后,郭某將車款打入高某賬戶。很快,其中一輛車過戶至郭某名下,但另一輛車經多次催促仍未交付。郭某發現該車已另售他人,于是訴至法院以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為由請求解除合同,退還購車款并賠償。公司辯稱其與郭某之間未簽署過任何買賣合同,雙方不存在買賣合同關系,其身份僅是中介方,不是車輛出賣方。且高某雖是銷售人員,但其職責范圍并不包括訂立口頭合同和收取貨款。 法官釋疑 高某作為公司銷售人員,與郭某通過微信交易涉及的車輛信息均來自于該公司二手車平臺官網,雖然公司稱銷售人員無權收取貨款,但法院查明在郭某購車期間,高某曾多次向公司轉賬,金額巨大,且郭某通過向高某賬戶匯款成功購買并過戶了其中一輛車。這些情況可以認定高某存在長期代收客戶貨款的行為,屬職務行為,因此郭某與公司之間成立事實上的買賣合同關系,公司承擔的是賣方責任,而非中介責任。現另一輛車已經出售他人,致使合同根本目的無法實現,郭某有權解除涉案買賣合同,要求公司退還車款并賠償資金占用損失。 二手車交易平臺多具有雙重身份,除中介方外,有時還是賣方。一些二手車平臺自賣二手車,在購車協議中卻有意規避自身責任,消費者通過平臺及其工作人員購買車輛后出現問題,平臺便以其是中介方而非賣方為由拒賠。在交易過程中,平臺承擔何種責任,主要取決于其與客戶所形成的合同關系的性質。若成立的是買賣合同關系,其為買賣合同的賣方,承擔的是賣方責任,須向買方交付符合合同約定的二手車,并依約配合辦理過戶。若作為買賣合同的中介方,提供訂立合同的機會,撮合買賣雙方達成交易,則承擔的是中介責任。相對于買賣合同的賣方,其承擔的合同責任更輕。但實務中,存在未簽署書面合同,對二手車交易平臺是否為賣方產生爭議的情形,此時,法院會根據聊天記錄、錄音材料、付款憑證、證人證言等證據,綜合認定二手車交易平臺是否為賣方。 法官支招 消費者購車時應盡量避免與個人私下達成交易,切不可僅憑口頭協議,要簽訂正規的購車合同,保證過戶手續完備,確定車輛性質合法,通過書面合同規定雙方的權利義務;要仔細審查合同條款,保留交易相關憑證;維權不成功,可以向法院起訴維權。 雷區2 車輛行駛里程數據造假汽車經營者退一賠三 曲某通過某舊機動車經紀公司購得一輛二手車,合同約定交付的車輛行駛公里數為139000。購車后,曲某委托評估公司對該車輛進行鑒定,結論是該車里程表被人為更改,目前實際公里數應在22萬以上。曲某以欺詐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舊機動車經紀公司解除合同,退還購車款,進行3倍賠償并支付鑒定費用。 法官釋疑 行駛里程數屬于二手車交易過程中的重要信息,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選擇,屬于知情權的范圍。 雖然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舊機動車經紀公司認為其在收購案涉車輛時經過了第三方機構檢測,檢測報告顯示的表顯里程為13.26萬公里,其依據該檢測數據向曲某出售,沒有欺詐的故意,但作為專業的二手車銷售者,舊機動車經紀公司應審慎查明,并如實告知消費者。檢測報告中雖寫明該車輛的“表顯里程”,但是也已經明確“里程表讀數不作為判定被認證車輛實際行駛里程的依據”。公司在交易過程中未向曲某出示該檢測報告,使其喪失了依據檢測報告取舍的機會,顯然具有欺詐的故意。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中的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上述案例中,法院最終判定解除雙方買賣合同,舊機動車經紀公司退還曲某購車款,并賠償購車款3倍賠償金。 法官支招 消費者在購買二手車時,除對車輛品牌、顏色等進行挑選外,更需要關注車輛是否出過事故、維修記錄等與質量相關的情況,這也是購買二手車與新車的主要區別。在購車前應要求銷售者提供車況檢測報告、出險記錄、維修記錄等材料。簽訂買賣合同時,消費者要認真仔細地閱讀合同條款,知悉約定內容,遇到描述模糊不清、表達出現歧義的條款要及時協商修改,切記不可只聽口頭承諾。此外,雙方要將經營者對車輛狀況的承諾,如非事故車、非泡水車、非火燒車、非盜搶車,提供的質保期,車輛里程數真實性等重要內容,以及違約責任在合同上一一載明。并要特別注意免除賣方一方的主要義務、排除消費者主要權利的格式條款。 雷區3 質保期間車輛自燃根據實際情況認定相應責任 吳某與二手車公司簽訂了轉讓協議,約定“公司保證所購車輛無重大事故、泡水、火燒,發動機、變速箱、電路板質保兩年”。隨后,吳某貸款支付22萬元車款后拿到了車,但5個月后吳某駕車回家途中,車輛駕駛艙冒煙起火。事后,他委托一家鑒定評估公司對涉案車輛起火的原因進行調查,鑒定結論是:可排除雷擊、外來火源、人為縱火、車輛事故碰撞、電路故障導致起火的可能,不排除車輛動力系統/燃油供給系統故障導致車輛起火自燃的可能。吳某認為二手車公司未按照合同約定交付符合質量標準的車輛,遂將其訴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賠償全部車款。二手車公司辯稱,吳某在了解車況及質保承諾的情況下購車,且車輛毀損由自燃造成,不應由其承擔責任。 法官釋疑 根據《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第十五條及《二手車交易規范》第十六條的規定,二手車經銷企業須向買方提供質量保證及售后服務承諾。此案根據鑒定結果,二手車公司作為出賣人應保證交付的車輛具備應有的質量和性能,且作出了相應質保承諾,應對車輛自燃導致毀損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購買方吳某明知是二手車,其質量、性能顯然不能與新車相比,仍然選擇購買。同時考慮到他從提車到車輛自燃前已使用5個月,其間有更換蓄電池,未對涉案車輛進行正規保養的情形,吳某自身也應承擔相應責任。綜合考慮雙方當事人的合同義務、車輛的使用時間,兼顧公平原則,法院最終認定吳某和二手車公司對車輛的毀損各承擔50%的責任。 法官支招 消費者購買二手車,一定要核查車輛手續是否齊全。賣方須提供完整的手續材料,包括機動車登記證書、購車原始發票、車輛行駛證、車輛購置完稅憑證、購置附加稅、車輛保險、養路費、車船使用稅等,買方要一一核查清楚。此外,消費者還要查看汽車發動機編號、車架號是否與車輛行駛證等相關證書上的描述一致。車輛大修后,應有相關文件、保修單及車輛安全技術檢驗合格標志,這些文件中的車輛車架號(VIN碼)和發動機號一定要與本車相同。必要時可要求與銷售者共同前往機動車登記管理部門,查驗交易車輛是否存在抵押、司法查封等權利瑕疵問題。 雷區4 通過“車蟲”買車引糾紛賣方身份須綜合認定 魏某在二手車行認識了“車蟲”馮某,雙方通過微信達成協議,魏某從馮某處購買了一輛二手寶馬車。付款提車后,魏某使用中發現該車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無法正常使用,以合同目的無法實現將馮某訴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車退款。馮某辯稱自己不是車主,也不是賣方,只是二手車中介,在收下中介費后已將剩余車款轉給車主劉某,并提供了轉賬記錄,認為魏某應向劉某主張權利。后法院追加劉某為本案第三人,劉某稱自己不認識魏某,也未委托馮某賣車,只是將車賣給了馮某。 法官釋疑 魏某與馮某之間是否成立買賣合同關系是本案的爭議焦點,馮某雖稱其僅是中介方,但從雙方微信聊天記錄中無法看出其曾明確表示自己的中介身份,且他也無法提交車主劉某委托其售車的相關證據。根據合同相對性原則,法院認定魏某與馮某之間成立二手車買賣合同關系,現合同目的無法實現,魏某有權要求解除合同,馮某應將車款返還給魏某,魏某將車退還給馮某。 在涉及“車蟲”案件中,由于他們無正規的資質以及公司監管,售賣的二手車易發生權屬爭議或其他重大質量問題。當出現爭議時,“車蟲”多會稱自己是中介方,否認是賣方以逃避責任,若其能提供充分證據證明自己是中介方,則不承擔退款義務,否則應退款。 法官支招 消費者在購買二手車時,要選擇正規的經營者,盡量不通過“車蟲”交易。同時,雙方要簽訂書面合同,明確賣方身份,注意核查車輛的權屬情況及車況。此外,消費者要樹立證據意識,注意保留相關交易過程中及車輛使用中的證據,包括發票、合同、電子憑據、聊天記錄、宣傳資料、音像資料等,為日后維權留好證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規范治理 合力構建二手車交易監管體系 2018年以來,二手車交易相關案件呈較快增長態勢。經調研,二手車交易糾紛中消費者面臨“三難”:一是二手車經營者欺詐方式多樣,消費者維權難度大。有的經營者誠信缺失,用調改里程表數據、隱瞞大修經歷等方式對消費者實施欺詐。二是二手車車輛信息不透明,消費者查詢難度大。目前我國尚未建立起全國統一的二手車交易信息網絡系統,消費者在簽訂合同時,很難在平臺上查詢到車輛的合法性、維修、保險、事故等全部信息。三是二手車經營者法律責任難確定,消費者舉證難度大。二手車經營人員、財務管理相對混亂,經常不簽訂書面合同,僅依靠業務員與消費者聯系,業務員以個人名義收取消費者的購車款等。 因此,消費者若選擇購買二手車,在享受優惠價格的同時,必然要承擔更多的風險。一定要擦亮雙眼,保持冷靜,盡量選擇正規的交易市場與網絡平臺,并實地檢查車輛情況,簽訂正規的購車合同,保證過戶手續完備,確定車輛性質合法,保存交易的相關憑證,最大程度避免消費陷阱。同時,二手車經營者應遵紀守法,誠信經營,規范交易流程,并積極履行向消費者的告知義務。相關行政部門及行業協會組織應著力推進二手車車況信息官方查詢平臺的建設,以及進一步細化二手車相關的質量認定標準,促進二手車行業規范發展。 習亞偉(作者單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編輯:蔣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汽大眾、特斯拉、蔚來等車企紛紛宣布停產。有不少人在社交媒體稱,如果上海繼續“封控”,將對中國汽車產業產生嚴重沖擊,拖累中國車市向下。言語之中,滿滿的悲觀論調。 應當承認,這次疫情對汽車產業確實影響較大,畢竟上海是中國汽車產業的重鎮。去年全國汽車產量為2652.8萬輛。其中,上海汽車產量283.32萬輛,占全國的10.68%。這樣的比例無法讓人淡定。 但也不必悲觀。觀察一件事情產生的影響,要有多個維度,不僅要看程度大小,還要看時間長短。兩年多的抗疫實踐告訴我們,只要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把疫情“防”住,就能越早恢復生產,實現產業的穩定發展。放眼全國,大部分地區疫情逐漸好轉,正在爭分奪秒復工復產。即使在前期疫情嚴重的吉林,一汽集團已啟動全面復工。上海正在經歷的短期“陣痛”,不會也動搖不了中國車市的信心。 此前有機構進行過測算,上海和吉林兩地累計受到疫情影響的年產能為450萬輛。考慮到其實際產能利用率,如果全面停工,將導致極端月產量在20萬輛至25萬輛之間。如果把這一數字放在全年產銷總量中來審視,并沒有某些人傳的那么夸張。 有人也許會說,一些不在上海生產的整車企業,也有可能像蔚來汽車一樣,因為缺乏零部件而導致停產。不得不說,汽車是民用工業中最復雜的產業,一家車企面對的是全國,甚至全球的汽車供應鏈。而博世、采埃孚等全球零部件百強企業,大多在上海及周邊設廠。一輛汽車由成千上萬個零部件構成,少了任何一個零部件供應,都不能造出一輛完整汽車,這是事實。但也要看到,經過多年發展,中國汽車產業供應鏈相互交織,規模龐大,除了在長三角,很多零部件企業還在珠三角、武漢、重慶等地進行布局。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些地方的企業都在正常生產。因此,對于網上不少販賣焦慮的言論,可以保持適度緊張感,但杞人憂天大可不必。 中國已連續13年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年產銷量已多年穩定在2500萬輛以上。在疫情初期,作為全國擁有整車廠最多的城市,武漢的工廠停產時間更長,大家預期非常悲觀,但當年全國汽車產量實現了2523萬輛。這說明,我國汽車產業潛力足、韌性強。今年3月,國內多地就已出現疫情,加之國際地緣政治不穩定因素增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影響,但中汽協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汽車生產仍然完成了648.4萬輛,實現2%的微增長。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車延續了去年的高速增長勢頭,今年一季度產銷分別完成129.3萬輛和125.7萬輛,同比均增長1.4倍,呈現出市場規模、發展質量雙提升的良好局面。《日本經濟新聞》認為,中國電動汽車發展迅猛,不僅國內銷售大增、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到位,未來還有可能成為電動汽車的“世界工廠”。日本可是汽車強國,人家都這么“看好”,憑啥自己沒信心。 超大的市場規模優勢和尚未充分挖掘的消費潛力,同時吸引著跨國公司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去年,寶馬在全球銷量高達252萬輛,中國市場銷量就占了三分之一。目前中國已超過德國,成為寶馬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基于對中國市場的長期看好,寶馬已將合資公司華晨寶馬股份增持至75%,并投巨資在中國新建了全球最先進的數字生產工廠,以及僅次于德國的最大的研發體系,這也很說明問題。 從政策上來看,國家也在為汽車產業發展托底和蓄力。繼前不久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后,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鼓勵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各地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已實施限購的逐步增加增量指標;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這些政策舉措,不僅有利于促進汽車產業更好地創新發展,而且也有利于穩住宏觀經濟基本盤。 信心是金。面對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當務之急就是統一思想,盡早控制住上海疫情,防止“短痛”變“長痛”。事實上,我們比任何國家都具備“動態清零”的條件和能力,這也是我們恢復汽車生產并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底氣。【編輯:蔣妍】
如果你要選購一臺“品質好、空間大、駕駛操控出色、外觀年輕、配置豐富”的全能型B級轎車,本田雅閣一定是你繞不過的一款車。在過去23年,從國產的第六代到如今的第十代,每一代都在根據時代潮流而變,讓雅閣收獲了超280萬用戶。現在,更為年輕的90后、95后消費群體逐漸成為消費主導力量,雅閣再度順潮流而變推出全新雅閣,其中2022年3月實現銷量20,667輛,同比勁增22.4%,以迅猛增速助力雅閣一季度實現累計銷量54,856輛,同比增長20%,樹立中高級轎車的完美進化范本。全新雅閣的“熱銷密碼”是什么?共同來探秘一二。 結合年輕消費者用車需求,給予多樣化的個性選擇 在這個信息快速更迭、新鮮事物不斷涌現、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時代,作為“網絡原住民”的90后、95后年輕群體,他們以科技為先,勇于嘗試尖端事物;他們品位獨特,激情有活力;他們講求環保,卻天生渴求速度;他們期待通過自身信息觸角所及,產生與世界最先端的共鳴,并樂于分享由技術革新帶來的耳目一新的感動體驗。基于此,雅閣持續升級產品力,豐富自身品牌內涵。 作為第十代雅閣的中期改款車型,全新雅閣繼承了雅閣品牌價值,在優秀產品力的基礎上進行全方位升級,不止于外觀、內飾、空間、配置的進化,更重要的是,迎合年輕人的“智能”需求,以HondaCONNECT3.0智導互聯系統為重點依托,構筑起以“智導互聯、智能安全、智能動力”為核心的“智能體系”,提升雅閣車型的科技魅力,打造成既有顧客和年輕顧客都會主動選擇的雅閣。 構筑強大的智能體系,年輕人想要的智能體驗它都有 本次全新雅閣升級的核心亮點是其搭載的HondaCONNECT3.0智導互聯系統。這套系統實現了語音助手、車家互聯、手機遠程控制和OTA在線升級等全新功能。一句“你好,本田”,即可輕松喚醒語音助手,語音設置導航路線,查詢天氣,甚至與AI智能助理暢聊。另外,當車輛不在身邊時,我們可通過“廣汽本田APP”實現對車輛的遠程控制,如進行車輛狀態確認、遠程開關門鎖、遠程啟動空調、提前設置導航信息發送到車上等。更可實現輕松點外賣,以及對智能家電的遠程控制。 智導互聯之外,年輕人還想要更智能、更強大的動力。在動力系統方面,全新雅閣銳·混動搭載第三代i-MMD雙電機混動系統,綜合最大功率可達158kW,電機最大扭矩可達315N·m。這套本田王牌混動系統已廣為中國消費者熟知,曾三次榮獲全球著名的沃德十佳發動機大獎。憑借這套強大的混動系統,全新雅閣銳·混動不僅具有極佳的駕馭性能,綜合工況油耗低至4.2L/100km,在同級別混動車型中具有明顯優勢。此外,全新雅閣銳·T動全系升級為高功率260TURBO版本,最大功率143kW,最大扭矩260N·m,并進一步強化運動性能,帶來更豐富的駕駛樂趣。 除了智能澎湃動力帶來的激情,全新雅閣以智能科技賦能安全駕駛,其搭載的HondaSENSING安全超感系統還能給年輕人帶來更多的舒心便利。其中Honda首發的TJA交通擁堵輔助功能與ACC主動巡航控制系統配合,可實現全速域的操舵輔助,特別是在低速擁堵情況下,車輛能通過攝像頭和雷達,感應前方車輛和行車線,實現自動跟隨前車并保持在車道中間行駛,降低用戶的駕駛負荷。值得一提的是這套系統并不是高配車型獨有,在銳·混動車型中已全系搭載。 除了三大智能核心,全新雅閣在原有年輕化設計美學的基礎上再進化,打造“更具運動美學、更具科技內涵”的用車享受。造型設計方面,全新雅閣在備受認可的美學外觀基礎上,年輕化魅力再度強化。羽翼式LED前大燈及LED流光轉向燈匹配組合下,細節質感凸顯;尾燈經過全新設計,強化了運動氣息;全新18英寸運動輪轂,也更展現高級運動質感,點燃速度與激情。此外,迎合年輕人對極致動感追求,全新雅閣新增幻夜運動套件,前臉以個性運動的鍍黑三橫杠格柵、寬闊開口造型,搭配羽翼式LED前大燈及LED流光轉向燈,優雅酷黑更年輕。銳·混動還新增e:HEV專屬個性標識,搭配全新藍底車標、運動感翼鰭形狀設計的排氣管等專屬設計。 坐進車內,映入眼簾的全新紅色內飾,再度提升運動化視覺。一體化智能科技中控臺,配備了10.25英寸懸浮式中控屏、無線充電等智能裝備。全新雅閣還配備全車車窗一鍵式升降(帶防夾功能),日常出行方便實用。銳·混動版本搭載專屬的智能HUD抬頭顯示系統和SBW按鍵式電子換擋系統,展現滿滿的科技魅力。 在汽車產業發生巨大變革的當下,全新雅閣以HondaCONNECT3.0智導互聯系統為重點依托,配合升級的HondaSENSING安全超感系統、SPORTTURBO+SPORTHYBRID智能雙動力矩陣,構筑起了以“智導互聯、智能安全、智能動力”為核心的“智能體系”,展現其在B級車領域的“智能標桿”實力,再度引領中高級轎車市場向上突破。這種進化,讓年輕人得到實打實,看得見摸得著的高價值用車享受。在年輕主義流行的當下,全新雅閣迎合年輕需求,想年輕人所想,給年輕人所需,恰恰就是全新雅閣保持B級車領頭羊的“熱銷密碼”。【編輯:程春雨】